新闻内容
我县派出业务骨干参加2014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培训班
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、综合性的工作,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,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,2014年11月19-21日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(柳钢宾馆)举行非遗业务培训班更显其重要的意义。我县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班。

11月19日的开班仪式由区文化厅非遗处蒙毓刚处长主持,柳州市文新广局局长李丽珍致欢迎辞,区文化厅分管非遗的朱创伟副厅长做了讲话,朱厅长回顾总结了2014年全区的非遗工作,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,我区的非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各级申报工作积极进行,传承基地、文化生态保护区、各民族节庆活动、文化进校园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,同时也积极让本土文化走出广西,到区外参展、交流、学习。最后朱厅长也提出了几点工作建议:1、提高认识,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。2、明确工作要求,如传承基地、文化生态保护区、文化进校园、各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,特别是”三月三”的活动,2014年的举办收效良好,在明年还将集思广益,继续举办”三月三”的活动。3、做好非遗的”中心化”、”时代化”。”中心化”指的是非遗工作要围绕时政、政策,如山歌唱时政。”时代化”指的是要从服装、舞台展示等环节包装本土文化,迎合市场的时尚化要求。4、加强学习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黄怡鹏老师做了《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解读》,从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入题,当滋生非遗的土壤逐渐消失的时候,农业文明的遗产该如何保护和传承。然后重提了联合国在20世纪80、90年代提出的线路遗产的概念,来启发广西的非遗工作。从联合国2003年颁布的《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,到2013年成都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,共同发表了《成都展望》,非遗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时间。黄老师从联合国、国家、文化部、广西等四个层面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。

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史晖博士上了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技巧》课程,非遗工作借助的是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,实地调查是非遗工作的常态,也是后续申报的基础。史晖博士从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注意的八点:1、原始资料记录和存档;2、细节的询问,刨根问底,务求准确;3、发现利用地方文献;4、观察与总结技术、技艺、经验、规律;5、发掘、发现新资料;6、记录、搜集非遗相关实物;7、制作问卷;8撰写调查报告。

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梁汉昌专业摄影师上了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拍摄技巧与要求》的课程,梁老师结合申报书的案例照片,总结主要存在两个问题,1、代表性图片不具有代表性,2、图片说明太泛,不精准。申报书的10张照片必须精选,拍摄者要悉心了解非遗的内涵,才能抓住非遗的核心,有针对性地拍摄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前期调查的基础、拍摄记录的基础上,就是申报书的撰写,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的廖明君教授上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》的课程。目前存在的问题有:认识不够、投入不足、撰写不严谨等问题。廖教授从申报书的封面、项目简介、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、分布区域、历史渊源、基本内容、主要特征、重要价值、存续状态、相关制品及其作品、传承谱系、主要传承人、代表性图片、项目保护单位、说明、承诺、声明书、保护成效、五年计划、保护内容、保障措施、经费预算、备注等各个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述。再则是申报录像片的拍摄,专业的解说词。传承人的申报有个人简历、传承谱系、学习与实践经历、技艺特点、个人成就、授徒传艺情况、参与公益性、实物、贡献、照片、授权书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教授。

总之,从此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培训班的课程中收获良多,同时在与其他县市交流学习中,发现自身的不足,督促改进,为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一份薄力。

发布者:鹿寨县文化馆 发布日期:2014年12月12日 10:15:23